為什麼要掛喪禮燈籠?
傳統上,人們在家門外掛上燈籠主要是為了照明。古時候,家中會懸掛紅色燈籠,並在上面寫上姓氏,這象徵著家裡有喜事發生,稱之為「喜燈」或「壽燈」。然而,當家中發生喪事時,紅燈籠會被換成帶有藍字的白燈籠,稱為「喪燈」,這樣的變化既是對逝者的尊重,也符合當時的喪禮習俗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現代的喪禮上燈籠顏色的使用更具多樣性和特定意義。
不同顏色的燈籠及其意義
- 紅色燈籠:代表往生者年齡在80歲以上,通常是曾祖或太祖輩的長者。
- 粉色燈籠:適用於年齡在60-70歲之間的往生者,通常是當曾祖父母的長者。
- 白色燈籠:用於年齡在60歲以下的往生者,未曾成為爺爺或奶奶。
- 黃色燈籠:這種顏色的燈籠通常用於喪家不希望透露往生者年齡的情況,或者在佛教喪禮中使用。
為什麼高壽者過世會使用代表喜慶的紅色燈籠?
古人認為,年長者的逝世符合「全福、全壽、全終」的標準,這樣的結局被視為善終。對於年紀高、無病無痛地安然離世的長者,家人會用紅色燈籠來表示慶祝,象徵著其一生的圓滿與美好。這種做法反映了對老人家福祿雙全的尊重。
家中有親人往生為什麼不能關燈?
在喪禮期間,家中需要保持燈火通明。即使在夜間睡覺時,也應保持燈火通明,這是為了引導往生者找到回家的路,並讓其意識到自己已經離開人世間的事實。靈堂內的香燭也應24小時點著,以確保往生者能夠順利回家。此外,一些地方的習俗還包括保持門敞開,以便靈魂自由進出。